先知先觉者备战春季行情 多路杠杆资金分批进场“潜伏” -168app官网登录入口

当前位置:168app官网登录入口  > 咨询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先知先觉者备战春季行情 多路杠杆资金分批进场“潜伏”

时间:2016-11-24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证网

春江水暖鸭先知。近期,无论是场外的结构化信托,还是场内的两融均呈现回暖迹象。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包括杠杆资金在内,目前一些先知先觉的资金正在分批进场,暗中布局明年的春季行情。明年年初,消费股和具有长期成长优势的中小市值股票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杠杆资金入场渐升温

作为杠杆资金入市的重要通道,证券信托业务正在回暖升温。11月24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投向股市的信托资金达到0.48万亿元,较二季度增加700亿元。来自中证登的统计数据进一步显示,从8月至10月,信托的a股账户开户数分别达到714个、675个、592个,较今年6月和7月的206个和299个大幅增加,接近2015年牛市最疯狂时期信托开户数的一半。

某证券信托业务人士也表示,相比之前,近期证券信托业务确实较多,其中不少是投向二级市场的杠杆产品。根据证监会发布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股票类和混合类杠杆不得超过1倍,而归属银监会管理的信托公司,其股票信托的杠杆比例最高可为2:1,这就意味着,一些场外资金正借助信托通道以较高的杠杆进入a股市场。此外,某知名信托公司证券业务负责人亦透露,就其公司而言,近期委外资金通过信托加码a股的倾向也比较明显。

除了场外加杠杆,场内的两融规模也逐步回升。截至上周四,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为9459.32亿元,融资余额已经回到1月底的水平,显示杠杆资金积极情绪有所增强。

值得关注的是,过往的一些经验显示,杠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风向标的意义。例如,2014年下半年牛市启动,银行、券商等金融股率先崛起。国内某知名信托公司证券业务负责人曾向记者透露,早在2013年下半年,大体量通过结构化信托进入a股的迹象就已显现,那时这些资金以金融股为重点配置方向。该人士表示,2015年元旦过后,这些加了杠杆的大资本开始减持金融股。而a股走势与之高度同步,2015年1月19日a股百股跌停,经过一番震荡后低估值蓝筹股行情熄火,中小票行情启动。

意在春季行情

如今,场内外杠杆资金再度回暖,又意味着什么?

“现在盘面很清晰了,各路资金已经在筹备明年的战役。”一位今年业绩相当靠前的私募基金负责人表示,今年a股市场整体较为沉寂,机构投资者基本没有利润,现在大家都在为明年的行情做准备。从盘面看,有一股“先知先觉”的资金从10月份开始大批量布局,重点是消费类股票。他说:“现在这些资金在分批次的暗中进货,所以最近的盘面开始越来越热闹,但大的行情目前还没有启动。”

沪上某知名私募基金负责人亦表示,就其观察,近期不少绩优私募在发行新产品,而在过去几个月大家都没怎么发行产品。目前a股市场指数点位基本稳住,大的风险点基本过去,配合成交量稳步上升,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建仓期。他坦言,自己管理的产品近期也已加仓。

对于明年的行情,明星基金经理、泓德基金事业一部负责人王克玉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他看的时间维度会长一些,更多是从行业的经营状况和估值来看待投资标的。他说:“今年初我的组合布局了一部分传统周期型股票,当时的判断是随着整个经济触底回升,这些公司的盈利也会出现明显好转。而从当前来看,过去两年市场估值的下跌以及反复震荡使得市场价格优势明显体现,企业盈利有机会持续实现恢复性增长。随着上市公司经营质量的不断改善,二级市场的可投资性确实大大增强。如果明年市场成交低迷,那将是买入优秀公司的好时机。”

王克玉进一步表示,相比2016年,2017年初的市场环境将发生很大变化,一些周期性成长股的最好布局机会已经过去,有长期成长优势的中小市值股票将会迎来一个比较大的增长空间。  

年底资金再配置压力大机构“喊话”权益投资正当时

□本报记者徐文擎

近来表现亮眼的a股让权益市场再度回到投资者视野。接受采访的基金人士表示,年底由于机构普遍具有在新财年再配置的压力,以及房地产、商品、债券市场接连出现调整等因素,权益市场受到更多的青睐。在此背景下,部分财富管理机构接连获得几亿元认购,部分公募首发基金规模也超过从前。“必须抓住中国市场未来五到十年的黄金投资期,特别是未来一到两年的股票市场的机会。”上述财富管理机构的高管称。

资金热情高

“上周就有数亿元的大客户认购,资金正在到位中,感觉资金对权益市场的热情明显提升。”上述高管分析称,机构投资者往往在年底都有资金再配置的压力。

在“低利率 资产荒”持续的背景下,及以房地产为首的其他大类资产纷纷在高点遇到调整压力,慢牛的风向再次吹向a股市场就成为意料之中的事。并且,a股在经历了多番去杠杆的调整后,底部相对更坚实。上述财富管理机构高管透露,他与多家基金公司在交流时得知,部分保险资金已开始或计划从固定收益类资产中适度撤出,转战包括a股市场在内的权益类投资领域。

另外,从数据上看,尽管私募在10月的备案数量与发行数量较9月均有所下降,但整个三季度私募共发行产品5164只,而私募产品的总备案量达到了5844只,相比二季度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基金人士认为,这其中主要是7月份基金业协会出台的募集管理办法、合同指引等规范性文件正式实施,不少私募选择抢在新规、新合同实行前完成发行备案新产品,但也不排除基金选择低点发行并对未来市场相对看好的态度。

公募方面,国内首只采用量化方法投资于a股标的、以波动率为控制目标的风险策略基金——泰达宏利睿智稳健近日结束募集,首募规模超13亿元,这也超过了该公司同类量化产品的平均首募规模。另外,某家以债券投资闻名的公募近日也表示,已经加大了对权益资产的投研力度,以满足客户群体的需求。

机构看多明年市场

中信证券在最新一份报告中指出,地产新政影响居民资产配置,有资金挤出效应。预计2017年居民对房地产增量配置将明显降低,规模从2016年的23.7%(占gdp)回落至9.7%,同时对其他资产的配置会主动或被动地增加。房地产新政冷却楼市后带来的流动性挤出效应导致泡沫大迁移,会影响包括a股在内的各类资产。中信证券预计,2017年a股对资金的吸引能力会增强。一方面,全部a股2017年的盈利增速可能从2016年的4.4%回升至8.0%(其中金融/非金融:4.6%/13.1%),a股一致预期样本的2017年远期peg已从4月的1.50下降到了1.15;另一方面,市场迈过整固期,安全边际比较高。资金大迁移的过程中,a股将整体受益,对2017年a股行情整体乐观。不过,中信证券也提醒,2017年a股会经历从结构市到趋势上行的过程,其中二季度行情较好,四季度开始风险因素会增加。

瀚信集团则表示,诸多因素决定未来股票市场会产生较好的投资机会。例如:最近几个月发生的包括美国大选等一系列事件将对股市的不确定性因素予以明确,重大利空逐渐出尽;从整个中国经济的运行来看,明显处于复苏状态,典型表现是今年1-10月发电量同比增长4.8%;从历史规律看,近期煤炭和有色等重化工业股票的强势上涨,宣告“蓝筹搭台、成长唱戏”的机会来临;从指数下行的风险看,下跌空间有限,风险收益比明显有利于多方;创业板已经接近成长股最低的估值区间;从大类资产配置来看,资金明显朝着权益类资产流入等。

“未来3个月,可能是权益投资的大门开启的时候。”上述财富管理机构的高管称。 

广发基金:继续看好资源品和券商板块

□本报记者常仙鹤

上周陆续发布10月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据。广发基金资产配置小组认为,10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短期企稳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但在地产影响消除之前,尚无法确认经济的复苏是否来临,而cpi和ppi的连续上涨,大宗商品中能源和工业金属价格的回暖让市场产生了明年通胀上行的预期。具体配置方面,看好供给侧改革 通胀预期上行的资源品价格,以及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有短期催化剂“深港通”落地的券商。另外,近期严寒来临,动力煤运输紧张,或将推动煤价上行,大宗商品可能有较大机会。

广发基金资产配置小组分析指出,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改善,录得8.3%,相比9月上涨0.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个月出现改善,录得2.9%。分行业看,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和上月基本持平,地产投资受前期地产销售火爆的拉动延续改善的态势。10月工业增加值单月同比6.1%,与9月持平,显示工业企业表现企稳,但汽车产量增速的下滑值得关注。消费方面,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相比9月小幅下滑,但作为三驾马车中最稳健的一块,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消费的表现仍然是最稳定的。

另一方面,通胀预期的上行使得国债的投资价值缩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出现连续上升。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a股由于估值水平已经跌到历史中低水平,因此配置价值愈发显现。其次,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长期维持低库存状态的中游企业面临补库压力,由此带来上游资源品价格的上涨,对上游企业的盈利改善提供了助力。广发基金资产配置小组认为,通胀预期 盈利改善逻辑使得a股的配置价值进一步显现,在年末博弈情绪的催化下可能会进一步发酵。

广发基金资产配置小组继续维持a股中长期配置价值正逐渐显现的观点。虽然上周a股出现盘整,但表征场内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两融余额继续上升。临近年末,市场博弈的情绪也会加重,有助于市场进一步向上。具体配置方面,看好供给侧改革 通胀预期上行的资源品价格以及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有短期催化剂“深港通”落地的券商。另外,近期严寒来临,动力煤运输紧张,或将推动煤价上行,大宗商品可能有较大机会。

 

网站地图